【视频】汉川:1200亩桑树变身助农增收“摇钱树”

桑葚满枝头,采桑养蚕忙。我市通过流转闲置荒地,在村口发展桑蚕经济,让1200亩桑树变身助农增收“摇钱树”,打开了留守群众增收新渠道。

在华严农场,90多亩桑葚进入成熟期。走进采摘园,一股果实的清香扑面而来。成串的桑葚挂满枝头,色泽鲜艳、个大饱满。一颗颗红中带紫、紫中透亮的桑椹在绿叶的映衬下,让人垂涎欲滴。不少游客纷至沓来,前来品尝采摘。

游客黄兰:“我们这里的桑葚每年挂果都特别多,每到这个季节,我们很多同学朋友都会过来采摘,既能体会到采摘的乐趣,也能够看到我们华严农场的美景,特别好玩。”

桑葚果不耐储存,大多都被紧急售卖。不仅价格不高,而且容易发霉变质。为了解决难题,种植户们将掉落的桑葚洗净晾干,制作成桑葚酒,一斤能卖到上百元。

汉川市华严农场川江渡采摘园负责人王新文:“我们这个园子里有二三十亩(桑树)田,按照市场价格30元一斤(桑葚) ,一年可以收个10多万元钱。”

桑葚解馋,桑叶养蚕。走进脉旺镇万桦桑蚕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600亩集中连片的桑林郁郁葱葱,鲜嫩的桑叶长势喜人。10多位乡亲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穿梭在桑田间采摘桑叶。

汉川市脉旺镇永红村村民吴先早:“一季度蚕 (我们摘桑叶)要搞三千至四千块钱,两季蚕要(搞)七八千块钱,年老年少都高兴。”

种桑养蚕是一项周期短、效益快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帮扶企业实行“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由专业公司负责育种环节,并在养殖环节中提供技术指导并解决疑难问题,出茧后再由公司统一收购加工。

汉川市万桦桑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树华:“我们现阶段是小蚕养育龄阶段,再过11天,我们大蚕就要上山了。大蚕上山我们的采叶量(一天)要得两万多斤,一年我们要养三个批次,收入蚕茧有一万多公斤,加上这个(卖)桑树枝条,我们全年的收入四五百万左右,带动村集体创收50万,这个务工费。”

近年来,我市依托平原集中成片地域优势,融合发展农文旅产业,通过桑蚕经济带动乡村经济,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桑树种植面积由最初的100亩扩展到1200亩,年产值1000多万元。

(记者:宋博 通讯员:李伟 马才金 编辑:姚伟红 制作:张靖康 审核: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