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冲刺开门红|汉川:向“新”求进 技改赋能企业提质增效

专精特新企业是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汉川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等方面,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2025年,全力冲刺“经济总量过千亿、全国百强再进位”奋斗目标。

这两天,中广核拓普(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实验室紧锣密鼓,研发团队经过4个月选试100多种配方材料,成功研发出一款最新轨道交通直流电缆绝缘材料,正在进行工艺、成缆性能批量验证实验。这款电缆料对耐温性能、绝缘性能和成缆加工方面要求高,此前主要依赖国外进口。

中广核拓普(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实验室研发工程师田辉:“成功地解决了材料国产化的一些难题,并对它的基础性能,比如绝缘性能、还有它的后期加工交联的速度等一些预交联的一些产品质量问题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实现了我们整个产品的国产化。”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5G用黑色高分子光缆护套料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在国内首创聚烯烃高速挤出薄壁料技术,拥有发明专利7项和实用新型专利24项,先后攻克航空航天用辐照交联护套料、光缆用尼龙护套料等国家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

中广核拓普(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实验室研发工程师田辉:“2025年,我们研发部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船舶、核电等领域,致力于提升材料的耐燃烧、绝缘等关键性能和降低成本,并围绕国家环保要求,大力开拓环保材料在家电、汽车方面的应用。”

技改创新,提质增效。此前,在聚乙烯材料生产车间,每种产品配方需要10多种物料,车间15条生产线同步生产,一天需计量称重15000次,不仅需要大量人手,也极易带来计量误差。如今,持续技改产线,自动上料、自动计量系统全面上线,操作工只需简单操作,就能高效准确地完成配料和投料全流程。

中广核拓普(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品质部经理李义:“这么多年,我们就是反反复复通过这些试错,然后改善、试错又改善,现在这套体系整体运转下来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也减少了很多质量隐患。但是我们仍然还在继续对它的一些小细节在进行完善,包括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些设备清理上的一些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后面在不断地使用,又发现新问题,又在进行持续地改造和攻关。”

瞄准关键核心技术,依靠自主攻关和技术革新。目前,该企业创造多项行业领先和第一,再生塑料利用率达到80%以上。据行业协会认定:5G光缆用聚乙烯护套料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产品主要供应长飞光纤、烽火通信、中天科技、亨通集团等光缆制造龙头企业。

中广核拓普(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明:“今年我们已累计签订工程塑料订单量相较去年同期增产60%。下一步,我们将以市场为导向,在稳住光通讯基本面的同时加大电缆市场开拓力度,加大工程塑料新客户开发,力争实现2025年11万吨产品销量目标。”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汉川出台系列鼓励支持政策,对规上工业企业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其中年度生产性设备投资不低于300万元)的技改项目,按照项目实际生产性设备投资的4%给予补助;新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奖励50万元和30万元。

(记者:宋博、晏益鹏 编辑:姚伟红 制作:祁涓 审核:金承刚 何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