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旺镇是汉川市三大古镇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工业发达而闻名全省。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繁荣的脉旺镇却放慢了发展步伐。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以低效用地再开发为支点,通过“腾笼换鸟”,唤醒140余亩“沉睡”资产,撬动老旧工业园区“立体生长”,奋力谱写滨江古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这段时间,位于脉旺镇区,占地50亩的湖北多贝儿童用品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多栋厂房车间、仓库改建一新。眼下,3栋厂房主体改建工程完工,2条塑料注射成型机产线投产,周边多户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湖北多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厂长周侣清:“目前来讲,有1条生产(线)车间,边生产、边修建,还有3个(生产)车间修建之中,这6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年产值可以达到3000万以上。”
该项目所在地曾是上世纪80年代经营红火的脉旺钢管厂。90年代中后期,改制后的钢管厂,裂分为2家招引企业。市场经济风云变幻,由于各种原因,老厂区最终承租给一家碎石场生产经营。
汉川脉旺镇人大副主席 三级主任科员马才金:“这个碎石场,第一是噪音污染,第二是粉尘污染,群众反响也很大。”
2023年,当地从长远出发,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向“低效用地”要“发展质量”,推动老旧工业园区土地焕新、二次开发,撬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2024年,果断清退碎石场后,顺利招引湖北多贝儿童用品项目落户。
汉川市脉旺镇党委副书记胡绍平:“碎石场对我们周边没有什么社会效益,产能也低下,所以我们政府通过多方沟通,前业主跟他解除合同,阐明利害关系,为了脉旺长久的发展,为了周边群众生活的安定祥和,所以最后达成一致意见,愿意退场,便于我们脉旺政府新的招商。”
建设中的湖北多贝儿童用品项目一路之隔的宏邦纺织,同样也是腾笼换鸟的典型案例。某企业拿到该地块后长期无法推进实质性发展,脉旺镇创新开展政企协商清退机制,引进总投资约7000万元的汉川市宏邦纺织项目。目前,该项目改建部分原有厂房,购置智能纺纱设备,新增13条生产线,进行高强丝加工、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市场前景广阔。
汉川市宏邦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明涛:“目前的话,我们是边生产、边投资、边建设,目前,生产线有13条在开。目标的话,在2026年底的话,我们要投资生产要增大1倍,年产的话,我们要达到1500吨以上。”
盘活闲置厂房是推动乡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该镇对低效用地“建档立卡”,对低效厂房逐一开具“转型处方”,运用“腾笼换鸟、退二优三、弹性供地”等机制,围绕产业链条补链强链,立足民生需求完善配套,将废弃老旧厂房转化为高效企业,将边角地块变身为口袋公园。招引5个优质项目落地,带动新增300个就业岗位,拟建成2个口袋公园。
汉川市脉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冯辉:“通过“清理一批、激活一批、提升一批”的组合拳,让140余亩沉睡资源重获新生,土地亩均税收增长300%,真正实现了“存量变增量、低效变高效、包袱变财富”的蝶变。”
(记者:宋博 涂文 通讯员:刘青 张浅 编辑:姚伟红 制作:祁涓 审核:郭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