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湾潭乡:太空芦笋移栽忙 特色产业促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眼下,汉川市湾潭乡的太空芦笋正值管护移栽关键时期,当地政府通过这一引进特色产业,推动本地农业向规模化、市场化、科技化方向发展,带动村民步入致富快车道。

在湾潭乡湖北熙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太空芦笋种植基地,一株株芦笋整齐排列,长势喜人。当地村民正忙着除草、浇水,精心管护这些“太空来客”。自基地建设以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公司通过流转土地、务工吸纳、技术培训等多元化联农机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湾潭乡泰安村村民黎梅芳:“以前(种田)一亩地只有大几百元收入,现在把(家里的)田流转出去有3000多元收入,在基地打工每年还有4万元务工费。”

该基地占地1000亩,全部配备现代化滴灌设施。基地采用的联动大棚相比传统大棚,在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管理效率上更具优势,能够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农业生产环境。

湖北熙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厚东:“改变了原始的大棚搭建,所有的大棚都采用了混凝土浇灌,具备了抗风险的能力,为我们(芦笋)后期的成长和收成都有一定的保障。”

为确保芦笋品质,当地还通过与江苏省农科院开展战略合作,引进“丰岛一号”和“太空一号”品种进行培育。通过科学种植管理,不仅使亩产提高了50%,突破6000斤,而且品质更优,市场售价可达12-15元每斤,是普通芦笋售价的2倍。

湖北熙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厚东:“这是我们国内最先进的种子,种子有抗病、产量高、口感好,比原来从美国引进回来的品种要好得多。”

近年来,湾潭乡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组建了专业技术服务队并定期邀请省市农科院专家现场指导,完善基地内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扶持太空芦笋产业高质量发展。

湖北熙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厚东:“目前第一期芦笋种植大棚搭建已经有300余亩,马上准备实施第二期大棚搭建和芦笋种植,预计在26年将完成第三期种植大棚搭建和芦笋种植,我们的总面积将达1千余亩,上市后每斤芦笋能卖到均价8元。”

为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当地还计划引入先进生产设备与工艺,搭建电商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同时,打造茶饮、果蔬汁、面条等多条特色生产线,构建以芦笋种植基地为核心,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链条产业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晏益鹏 通讯员:谢杨 熊鑫 编辑:姚伟红 制作:周艳 审核:郭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