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务农、联想卖菜、网易养猪……近年,名企下乡引领风尚。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瞩目曾被忽略的广阔农村。
思考题应运而生:当村庄牵手企业,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党委政府如何因势利导,给村庄注入更多生长的力量,实现村企共赢?
近日,笔者走进全省“以企带村”基层党建一面旗帜的汉川市,探究新农村建设的“带”动力。
党建“红线”,让村企联姻共赢
在福星、李花、陈元3村,80岁以上长寿老人有128人。近3年来,他们每月可从福星集团领到“寿星”津贴450元。据了解,福星每年拿出1/30的利润用于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发展,近年来仅基础设施无偿投入就超过2亿元。
因为福星,村不再是村,聚成了“镇”。公路宽了、街灯亮了、新洋楼盖起来了,休闲公园开放了,3D影院开张了……镇不再满足于“镇”,镇党委书记夏良才称,正着力构建汉川副中心城市。
党组织干部交叉任职,夯实了村级干部队伍。卸任不久的福星村老支部书记谭业亮,曾是公司销售部南方管理部部长。他带领全村苦干实干,曾经的“空壳村”不仅还掉数百万元债务,村积累更是滚雪球般增长。
公益成为一种责任,企业形象也转换成新的独特生产力。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征地拆迁,在福星“根本不是事儿”。福星村占地3300多亩,其中2800多亩都已流转给福星集团办企业、建基地。近年来,福星集团还流转附近5个村耕地近3万亩,组建11个农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国家规定补偿费全部到位,还有额外补贴。现在,经常有村民主动找上门,要把土地流转给福星。”福星集团党委办公室主任徐少国介绍。“以企带村,通过整合非公企业与村党建资源,实现村企要素互补,互利共赢。”汉川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学良深有感触地说。
“以企带村”,带出乡愁与感动
到襄阳市做图书编辑,还是回汉川乡村加入新办的生物产业公司?
14年前,吴艳荣大学毕业。回想起那个春天的抉择,她说,这条路没走错。如今的吴艳荣,已在福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长岗位任职多年,公司也成为全国同类产品细分领域龙头。
那时的福星集团,刚刚进军生物制品行业,名头远没现在响亮。最让她动心的是,公司就办在生她养她的沉湖镇李花村村头。
从福星村的一家钢丝绳厂起步,福星集团已成为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上市公司。多年前处于发展十字路口时,企业坚定以福星村及邻近的李花村、陈元村为根基,生物制品、工字轮厂、金属加工、塑料制品……产业链不断延伸,厚积而薄发。
据统计,这3个村走出的大学生,近年来毕业后回到福星工作的有94人。其中,像吴艳荣这样的管理骨干有25人。
另一组数据更有说服力。福星集团在汉川的7000多名员工中,汉川本地人5000多名,仅吸纳3村就业就有2500多人。“在福星,不存在用工难、用工荒。在沉湖,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是稀奇事。”徐少国告诉笔者。“两个妹妹都在集团工作,爱人也在福星中学,家里的田地早征给了集团,每年有固定收益。”吴艳荣说起福星,颇有归属感。
人口红利“拐点”出现,劳动力争夺战愈演愈烈。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如何留住他们外出打工的脚步?福星经验证明,“带”要贴近要用心,护住根脉,才能彰显竞争优势。
党旗感召,村企彰显新活力
距福星村50多公里的湾潭乡德丰村,曾经一无资源二无企业,一穷二白,这几年也在经历着巨变。120多户村民住进新别墅,水泥路修到村组。
这得益于回乡创业的党员邓世鸿。2010年,他将其武汉鸿鑫房地产和湖北泓歆科技2家企业迁回德丰村,成立分公司,两家企业党支部与村党支部成立联合党总支,共谋发展。仅兴建水厂等基础设施投入,就花了3000多万元。“邓总有浓厚的乡土情结,自己致富了,也想把乡亲们带一把。”鸿鑫房地产湾潭分公司总经理邓世爽告诉记者。
输血,更要造血。邓世鸿决定自办产业园以商招商,投入数千万元筑巢引凤“种”企业。目前已有两家企业入驻,一家在洽谈中。这在湾潭乡,还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以企带村,重点是“带”,核心是“共”。仅靠家乡情结只能应急不能谋远,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授之以渔,共谋发展。
在汉川,颜料化工厂与蒋龚村、腾飞塑料与灯塔村、涂邱砖瓦厂与涂丘村等不同对接模式,丰富、拓展以企带村内涵。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胡飞介绍,目前正全面推广“以企带村”,为新农村建设添薪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