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7年十项掷地有声的好政策

2017年,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喜人成绩离不开正确决策、真抓实干。

年终岁末,回望中央及相关部委出台的政策,件件事关国计、温暖民生;我们也看到,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措施到位、扎实推进,好政策正不断带来好成绩、好生活。

山东省郯城县“红色之爱苹果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收获“红心苹果”。房德华摄(新华社发)

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我家门前的徐家浜变化可大了。我们村在河里建了水生植物浮岛,还装上了喷气式曝气机。我在河边生活一辈子,没想到还能每天看喷泉、赏美景。

——浙江长兴县太湖街道霞城村村民李金华

我们村是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第一批试点的村子。村里发展集体经济,集体入股、每人拿股权,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两口子一天100块,一年不说分红,光劳动就能收入1万多!

——山西省潞城市翟店镇小天贡村村民牛建堂

我常往医院跑,以前一拿账单就犯怵。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后,药费确实降了。我常用的这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瓶32.64元,便宜了近5元;丹参注射液一支0.8元,以前是4.4元。现在来医院,便宜多了!

——福建三明大田县居民陈楚群

年轻时想进城,城里生活好。但那时候进城,太难了。现在进城落户很便捷,农村的宅基地承包地也都能留着,划算!这回去重庆市公安局两江新区分局人和派出所转户口,提前来了1个多小时,结果连5分钟都不到就办完了。以前办户口一个挺难的事,现在怎么这么容易了?

——重庆居民苟玉芬

1《关于坚决遏制钢铁煤炭违规新增产能打击“地条钢”规范建设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

■钢铁、煤炭等去产能均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而“地条钢”是以废钢铁为原料、经冶炼但不能有效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的产品,大部分存在脆断情况,生产过程污染很大。生产“地条钢”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不相符。

《通知》要求:严禁新增产能,迅速开展违规新建项目核查,严防已关闭退出产能死灰复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并加强动态监管和联合惩戒。

高压态势之下,上半年我国共有27个省份取缔了“地条钢”生产企业600多家,大量原来流向“地条钢”企业的废钢已经流向了正规企业。截至10月,1.4亿吨“地条钢”产能已经出清。

取缔“地条钢”,是钢铁去产能工作的重要一环,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今年以来,低端落后产能陆续退出,“三去一降一补”向纵深挺进,前10月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增速持续回落。

2《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振兴乡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今年有望突破1.3万元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各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快优化区域布局。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2358亿斤,再获丰收,为历史上第二高产年。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面积扩大至1200万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今年有望突破1.3万元。

3《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

■制造业吸收外资继续增长,投资环境更加完善

当前,我国利用外资总体情况良好,基本面没有变。在优势转换和结构调整关键期,随着要素成本上升,有一些制造业外资企业向外转移。对此,既要客观看待,也要积极完善我们的制度环境。《若干措施》提出20条高含金量举措,如鼓励外商投资高端、智能制造产业等,取消轨道交通设备制造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对集约用地的鼓励类外资工业项目优先供应土地等。

前10月,新设立外资企业26174家,同比增15.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787亿元人民币。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吸收外资继续增长、态势良好。

今年还陆续发布《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7年版)》等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4《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

■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46个城市启动垃圾分类工作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若干意见》要求:2020年年底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一条红线管控国土重要生态空间,区域规划、经济社会活动都要对标。天地一体化观测体系与大数据、互联网集成的综合生态安全监管体系正在建设。

今年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按下“快进键”。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首次审议,水污染防治法完成修订,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贵州方案通过审议,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河长制、固定源排污许可证核发等制度生根发芽。

固体废物回收体系建设在基层进一步完善,洋垃圾全面禁止入境,生活垃圾分类开局良好,46个城市已启动垃圾分类工作,有24个城市已出台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河长制实施一年来,全国已明确省市县乡四级河长近31万名,23个省份提出今年年底全面建立河长制。

5《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防范金融风险取得阶段性成效,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

《指导意见》要求处置一批重点风险点,消除一批风险隐患,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既重视信用风险管控、房地产领域风险、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等传统领域风险,也重点防控债券波动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等非传统领域风险。

今年,整治市场乱象、弥补制度短板、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债市、股市、楼市总体平稳,企业杠杆率、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财政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市场信心不断增强。

前10月,银行业新增贷款12.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5万亿元,占新增资产比例比去年同期大幅度提高35.2个百分点。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效果在贷款的增量和占比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此外,有关部门还针对“现金贷”“校园贷”等及时出台规范管理政策。明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防范风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6《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前10月城镇新增就业1191万人,提前完成全年1100万人的预期目标

4月,部分地区、行业、群体失业风险有所上升,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加剧。在新就业形态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意见》提出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联动,促进产业结构、区域发展与就业协同,发挥小微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缓解重点困难地区就业压力。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今年前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1万人,提前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预期目标;同时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7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47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稳定,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总体平稳有序,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度进一步加大,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此外,《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聚焦就业重点人群高校毕业生,力争发挥其在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

■全面深化医疗改革,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通知》明确:今年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下。7月31日前,所有地市出台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截至9月底,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分级诊疗体系逐步建立,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就能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备案人数达160多万人,平均为每人次患者减少垫付1.36万元。与之相关的,《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方便患者就医。

工人在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密总装智能生产线上进行数控操作。新华社发

8《住房租赁和销售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租房市场迅速发展,棚户区改造全年目标提前完成

这是我国首个住房租赁和销售法规的征求意见稿。在正式出台实施后,将使百姓租房买房更加安心。征求意见稿在租金、租期、承租人居住权利保障等方面作了探索,特别强化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住房行为的监管,对从业人员、房源信息等房地产中介行业管理也作了具体规定。

一年来,围绕“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加快建设,国家层面在金融、土地、投资、立法等领域综合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多地开展住房租赁试点,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建立。

今年,《关于加强和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若干问题的通知》等涉及城乡住房保障的安居政策相继出台。截至8月底,累计开工2017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4万多个,13省份开工率达100%。前10月,全国棚户区改造开工600万套,全年目标提前完成,更多住房困难家庭将更早告别棚户区。

9《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

■“三驾马车”中,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贡献程度最高

信息消费已成为当前创新最活跃、增长最迅猛、辐射最广泛的经济领域之一,对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和引领产业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指导意见》聚焦生活类、公共服务类、行业类及新型信息产品消费等重点领域,提出三方面政策措施:提高信息消费供给水平,扩大信息消费覆盖面,优化信息消费发展环境。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5%,继续保持第一驱动力的作用,内需(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7.3%。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贡献程度最高。

当前,制约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还在于体制机制的问题,应该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扩大优质增量供给,让供给结构和消费结构更加匹配。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就打击制假售假,促进分享经济、质量提升、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等发布了指导政策。

10《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振兴实体经济,前10月规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23.3%

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对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指导意见》与《中国制造2025》一脉相承提出:夯实网络基础、打造平台体系、加强产业支撑、促进融合应用。

振兴实体经济是今年经济工作重点之一,有关政策取得积极成效。前10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3.3%;高技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6%,增速比全部规上工业高1.2个百分点。

围绕清除实体经济发展的隐形障碍、破解实体经济融资难题、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等,有关部门还推出《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试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等政策。

统筹:王军、吴燕、蒋雪婕、吕莉、黄超、吴月、刘书文,制图:沈亦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