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农民在收割完稻谷后,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地里留下的秸秆?可对于汉川市庙头镇杂姓村经营床垫生意的农户来说,秸秆却变成了宝,他们犯愁的是,秸秆不够用。
10月21日,走进这家床垫厂的生产间,笔者看到,一条快速运转的流水线上,工人将收集来的秸秆摆放得整整齐齐。在他们身后堆积着厚厚的秸秆原料,源源不断被放到机器上加工。据床垫厂负责人彭轩合介绍,从2015年3月份办厂以来,厂里总在为秸秆不够犯愁。“我们每天生产200张床垫,需要6000斤稻草作为原材料,本地乡镇的秸秆远远不够用,还要到外地乡镇调货。”
彭老板说,杂姓村一共有4家经营秸秆加工床垫生意的工厂,每逢稻谷收割后,地里的秸秆就走俏了,几乎家家户户把秸秆打包送来。工厂按照每吨500元左右收购秸秆,田块越多,收的秸秆越多,农户就越赚钱。这样一来,秸秆不仅不会污染环境,反而还增了值。
由于刚收割的秸秆湿度太大,如果马上做到床垫里容易发霉长虫,因此,必须等水分完全蒸发后才能进行加工。“一般从农户那里收集的秸秆,我们要找块空地晾晒一两个月时间,等完全干透再放到机器上加工。”
彭老板加工的床垫,其实是简单的粗加工,不是最终上市的成品,生产出来的床垫主要是销给外地老板,作为加工席梦思床垫的夹层。由于本地的秸秆资源有限,大部分原料依赖外地采购,加工好的床垫销往湖南、江西等地。一年下来,可生产床垫四万张,收入10万元。
虽然是小本经营的低端加工,但根据订单要求,机械化操作也不简单。工人们需要将2层布料铺在机器的传输带上,将桔梗厚薄均匀地铺上去,经过碾压抽空后,四周再缝好,做出客户满意的尺寸。
自从村里建起了床垫厂,不仅将本地的秸秆综合利用,还解决了村里的劳动力。今年55岁的村民王国仿在床垫厂已经工作一年,他说,“家里只有3亩地,秸秆卖了一百余元,我们又可以在厂里打工,赚的钱正好贴补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