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疫”线日记丨我想给“你”一个拥抱!




2020 03 05“疫”线日记

这篇日记,与武汉儿童医院护士李力有关。她是孩子们眼中的“蝴蝶阿姨”,每次进隔离病房前,她都会请同事,帮她在隔离服上画一只蝴蝶,拉近和小患者之间的距离。



2月27号,我和同事陈超去武汉儿童医院的隔离病房进行采访。为了安全,护士长特意给我们俩各安排了一位专职“安全员”,协助我们穿防护服。于是,我见到了李力。

看我穿得熟练,李力就问我,之前是不是也进过病房。我说,这是第三次进“红区”了,她下意识就给我比划了一个大拇指。我也回了她一个。

李力,和普通护士不同,她负责全科的鼻咽拭子采样。



采访前,我就知道,这是项非常危险的工作,患者一个喷嚏、一个咳嗽都会产生感染性极强的气溶胶。作为防护,个子不到1米6的李力,防护面罩戴得特别扎实,从后脑勺套到了脖子。



和摄像商量后,我们跟拍了李力一段时间。做完最后一个采样,李力就要轮休了。离开前,她还要去做一件重要的事:和孩子们告别。她用“矛盾”概括自己的心情,既舍不得孩子们,又害怕轮休回来又见到他们——因为再在这里见面,意味着这些孩子没能治愈出院。



告别持续了近20分钟。李力反复叮嘱男孩要照顾好自己,要准时喝药,要和爸妈打电话……简直是把那些小患者当成自己的心头肉在疼爱。李力还和男孩做下约定,好好配合治疗,下次见面出院了,就带他去吃三明治。

最后,李力给了这个害羞的男孩一个大大的拥抱。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幕,我想,这可能会成为我2020年最美好的记忆瞬间。那一句“希望我们下次见面,不在这个地方”,会是这个瞬间最好的注脚。真希望所有的宝贝们都能健健康康的。

当我私下问孩子们,知道护士姐姐叫什么吗?他们都对着我懵懂地摇头,只说那是“蝴蝶阿姨”。



我不认识你,但我记得你,谢谢你,多亏有你。在很多救治一线,患者都不知道医护们的名字,他们熟悉的是护目镜下那双比星星更耀眼的眼睛,是那一幅画在防护服上的画……但这种陌生与熟悉,却不会影响彼此的情谊,我们一起战斗过,你用尽全力在救我,我都会记得。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我没告诉李力,她其实也治愈了我。

采访中,李力告诉我,她的爸爸是一名医生。每一天,她最担心的,都不是自己,而是在隔离酒店做志愿者的爸爸。每当感到艰难,“和爸爸一起战斗”的信念都会让她振作。

听到这,我差点就哭了。我的爸爸也是一名医生,现在正在县城医院的一线战斗。每天,我最担心的也是爸爸,他的防护有没有做好?有没有足够的防护服?有没有休息好?有没有按时吃饭?他会不会因为看到电视上的我而担心?

我特别不想自己进隔离病房的画面被我爸妈看到,尤其是妈妈——爸爸已经让她够担心了。但是,当新闻线索出现时,我内心的一个声音会变得特别响亮:“你是记者,你不能缺席”。

我们告别的时候,李力说她的心愿是疫情早日过去,就像她防护服背后的蝴蝶,这座城也能够从沉寂中苏醒,破茧而出。我相信那一天快了,真的快了。

等到那天,如果我们能在医院外再次相见,我也想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祝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