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专家看非遗——国家图书馆首次制作推出“非遗影像公开课”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年06月22日]

6月5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所长王馗在国家图书馆录制了一场特别的节目:婺剧与布袋戏赏析。与其他节目录制不同,王馗的这次讲解将和国家图书馆已经录制好的婺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郑兰香、布袋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永安的纪录片一同播出。观看纪录片时,观众不仅能看到非遗传承人的技艺展示,还能听到专家对非遗技艺的专业解读。

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特别策划推出《他们鉴证了文明——非遗影像公开课》系列课程。本次系列课程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成果,也是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全国主会场活动——“2020非遗影像展”的重要展示部分。

本次系列课程录制,国家图书馆创新性地采用“纪录片+公开课”的形式,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成果中精选20部非遗纪录片,邀请专家实时解读,以“陪同观看、伴随讲解”为理念,从学术角度对影片中所涉及的非遗知识和传承故事进行点评讲解。受邀参与公开课录制的共有来自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科学院、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艺术研究院等相关机构的11位非遗专家。比如邀请红学家张庆善讲解古渔雁民间故事和四季生产调,中国曲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所所长吴文科赏析汉川善书的魅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建君详解杨柳青、朱仙镇木版年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周嘉华揭秘茅台酒酿制和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樊祖荫赏析侗族大歌和琵琶歌,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艺术学博士宋本蓉解读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等。通过录制公开课,在今年的“2020非遗影像展”中国家图书馆将提供一部“专家的评论音轨,大众的欣赏指南” ,让参展观众能够“在光影中,看懂非遗” 。

该系列课程将于6月13日在爱奇艺、腾讯、优酷、哔哩哔哩等多家视频平台陆续上线发布。

自2015年起,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开始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的学术咨询和验收工作,并于2018年至2019年连续举办“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系列展映活动,向观众展示和推介记录工作的成果。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正在努力探索这些成果的服务与转化,以便将这些成果更好地服务于非遗的传承、研究和传播工作。

6月9日至14日,国家图书馆还将在国图影院进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成果线下展映活动。从6月4日起,读者可通过“国图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使用二代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于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推送信息后进行预约。每日每场活动预约人数限额20人,每张身份证件每场只能预约1次预订1张票,约满为止。目前仅提供个人线上预约,现场不提供换领票服务。

                                                                                                                             [2020年06月11日 08:28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金涛]

(作者:作者: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