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汉江下游河道的变迁

文 / 无为

汉江发源地陕西强宁县境内,发源点由四潭组成。一般认为,汉江流过钟祥后为下游。

汉江在远古时代没有固定的河道,尤其是中下游,到了丰水时节,河水漫盖,一片汪洋;枯水时,水草茵茵,一漠沼泽。

光阴荏苒,沧海桑田,随着水的冲刷和自然流势,形成了弯弯曲曲的自然河漕,从而逐步水流定势。

到了汉魏六朝,自然形成的汉水下游河漕在今天的天门河中下游一线,与当今汉北河河经大致相映。隋唐至宋末,汉水下游自然形成的主河漕,在今东荆河一带。北宋中期至南宋,汉水下游主河漕两道并存,形成南北两道,即北线为天门河中下游一线,南线为东荆河一带。它们既是商船通往长江的黄金水道,也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道,史上包括赤壁之战、党仲升抗金等有无数战事在这里发生。

后因长江顶托,泥沙沉积,汉江在明代后,汉水分支的北支线规模渐渐减小,逐步西缩,变为一线支流,最终淤塞,有的分段成了内湖,有的成为一片沃土。从而,上游汉水大部分汇集到了南支河漕,使之河床愈冲愈深,愈刷愈宽,规模逐步扩大成了干流,同时,由于南岸不断溃口,还形成了另一新的南流分支——通顺河进入长江。汉水河床经历了“三十年河北,三十年河南”和“两水道南北并成”及最终合二为一的漫长历史。

汉川是汉水的冲积平原,是汉水入江的末端,加之,“五水”【汉水、襄水、涢水、郢水、臼水】汇集于此,长江顶托,故此,年年遭遇水患。

宋元时期,汉水中下游有初步的堤防意识,明代时进一步发展,直至明末得以重视开始修筑,虽然有了一些十分单薄的堤防,但难免年年水患。据记载,仅清朝276年间,洪水肆汉川就有116次。春夏两水,辄交泛涨,民不聊生。

1858年,汉川人田宗汉怀着“为乡邦谵灾拯溺”之志,着意与汉江治理。他由襄城军营返县,奔走汉江沿线踏勘,撰写了《上请官中堂留狮溃口不筑书》,提出了治理狮子口下游水患的方略。1883年,汉水再次决堤,汉川全境泽国,田宗汉解甲归田,奔走全境,上书疏浚汉水,当时,均以“集费艰难”而不纳。虽然,工程未尽,田宗汉含恨终天。但是,为当朝整治汉江打下了基础。

光绪年间,朝野共力,以南线自然形成河槽为基础,行明末汉江堤防的雏形,大兴水利,致使汉江堤防得以在光绪年间全线告成,形成了如今的【襄河】汉江河床,使防洪的能力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