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寻味牛杂粉

 文/樵夫

白米饭

旅游是个冷暖自知,“己之蜜糖,彼之砒霜”的个性体验。每次背上行囊远赴他乡,玩得尽兴的同时,总觉得对自己的“中国胃”有些亏欠。譬如,一碗炊得热腾腾、香喷喷的白米饭;一份透着芝麻浓香的热干面;一碗咸淡适口的家乡菜;拟或一盆漂着红油的川味火锅?那些日常生活中视为将就的东西,离开久了便有了许多牵挂。

热干面

基督城几日,满满都是洋酒西餐,朋友说刚去Nimpression吃过牛肉粉,主料是新西兰的牛肉,经川菜佐料制作而成。一早下锅,囫囵烧炖到中午,香气四溢。朋友不解厨事,只知道好吃,讲不清到底是熬还是炖,而我脑海中已经叠化出道道美食、活色生香。另一位食客则以谈烹著称,也听得食指大动,二人相视一笑,作为饕客岂能错过如此良机。

川味火锅

来到Nimpression落座不久,一碗红油浸泡点缀着几粒葱花的牛杂米粉,热腾腾的冒着雾气,夹杂着酱香味的远久,花椒、姜、葱的辛辣弥漫在空气中。依朋友的饮食偏好,吃之前要观其色、闻其味、看其形,再重温一下食物的来源,以及创造美食背景的故事,才能动筷子开吃。

牛杂粉

朋友说:牛杂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且很容易被胃肠吸收,是有益于健康的绝佳食品。传说古有善吃者,遇亲友来访,逢炊之际,选牛杂放料下汤锅,一时缕缕香味飘往巷外,适逢路人经过,顺香寻味而至。只见土锅里牛杂浓汁腾滚,满屋飘香,主、客都吃得欢畅。路人盯着锅垂涎欲滴:“缘味乃至,实不由己”,说罢便入席而坐。

牛杂粉

谈笑后,先品后尝。牛杂粉相比川菜的麻,湘菜的辣柔和了许多。牛筋、牛舌、牛肚在唇齿间柔滑、细腻,浸润在舌尖是新西兰山坡上的丰腴滋味。麻辣的张扬与米粉的平淡,两种食材的巧妙搭配格外和谐;白色的米粉与红色的椒汁融在一起,宛如一位肤色白皙的美女,身着红衣丽裳翘首以盼;牛杂经高温熬制后释放出蛋白质固有的鲜香,米粉则携着谷物的芬芳,如一根细丝,用不着咀嚼就能轻轻坠入胃底;汤汁浓郁粘稠,层次分明,既有西红柿维他命的甜酸、苹果味的清香,又不乏麻辣味的干烈,酩一口后酥麻感在唇齿间缠绕,经喉舌直达胸腹,顿觉周身酣畅。

牛杂粉

“果不虚此行”朋友一边用纸巾擦着汗水,一边大呼过瘾。两人都不曾料到,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居然还有如此纯真的老家味道。烹饪者只凭着“悟性”和对口感的追求,就野蛮地生长出一碗荡气回肠的牛肉米粉,还那么具有味觉冲击力,那么色诱昭彰,那么情怀静好。食物背后的故事的确让人感动。

夜色渐浓,基督城的雨还在下着。趁着薄薄的热汗,再到Carlyle Bar小酌一杯,微醺后轻摇的节奏,还惦记着那碗酣畅淋漓的牛杂米粉,于是又开始盘算着下一次的出现。这似乎是一个游人结束一天的一种仪式。


徐斌,公务员,高级工程师,犯罪心理学学者, 刑事调研员 ,网络文学自由撰稿人。


(作者: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