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汉川市垌塚镇刘桥村村民李爱荣在家里用草编机制作草袋,只见她将一根根稻草放入草编机后,不一会儿,一片片草袋便编制出来。
刘桥村是垌塚镇贫困村,村生产结构单一,一麦一稻是这里的主要收入,全村有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60人,如何让22户贫困户能拔掉“穷”根,稳定增收,成为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的一件大事。工作队有一次到贫困户李爱荣家走访时,了解到村上世纪70年代就有形成了家用稻草打草包的习俗,很多人都会草袋编织技术,由于交通不便,销售市场一直没有打开,导致很多村民丢弃技术,靠种地养殖,务工经营,而村里盛产稻谷稻草,非常适合编织草袋,决定发挥这一传统优势。同时,利用入户走访、反复做好思想引导工作,算好经济账,并邀请致富能手、草袋编织“专家”献计献策,最终决定引进标准化作业机,改善传统作业模式,推广以“机器编织+手工制作”多位一体,齐头并进的生产经营发展模式。鼓励村民重振旗鼓,重操“旧业”,利用编织草帘、草垫、草袋让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
如何能够让草袋包销,长效运转,解决农户“打了草袋没人要”的顾虑,成立摆在村“两委”面前的又一道难题。这时,驻村工作队支了一条妙招----成立合作社。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刘桥村成立了草袋编织合作社,首批20户村民进入草编合作社,形成了“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同时,与本镇草编产业已经非常成熟的五一村结对,形成结对帮扶合作社,由五一村草编合作社指导刘桥村合作社的运营,并统一销售。编织出来的草帘、草袋、草垫,不仅成为武汉、荆门、宜昌、黄石、襄樊等周边城市的抢手货,还远销湖南、河南、江西等地。
“秸秆不用烧了,还每月能增收入两千余元,俺们老百姓赚了钱还保护了环境,一举两得”。精准扶贫户李爱荣高兴的说。编织草袋的她更是一举摘掉了贫困帽。
过去没人要的废秸秆,如今成为农民多元化增收的“黄金草”,变成了抢手货,许多人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汗水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编辑:李欢 编审:刘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