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收入140000元,产业奖补20000元,地力补贴544元……,”12月7日,汉川市刘家隔镇马家村村马海兵和陈志亮一项项核算今年的收入账,藏不住对今年养殖螃蟹大丰收后的喜悦之情。
几年前,贫困户马海兵还在东莞工厂打工,收入除去日常开支后,所剩无几。2018年,扶贫工作队入驻刘家隔镇马家村,走访了全村46户精准扶贫户,摸底在外务工劳动力,工作队长陈志亮注意到了49岁在外务工的马海兵。通过了解马家村农业发展特色后,陈志亮找到村书记马珍想和马海兵自家几兄弟,商量如何帮助马海兵从源头造血,实现稳定脱贫。陈志亮介绍,针对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有相应的产业奖补政策,养殖虽然是个累活,但马海兵四十来岁,身体健壮,可以承担,他家几兄弟都是该村养殖虾蟹大户,如果发展养殖,技术支撑也不成问题。在一众人的助力下,这一年,马海兵带着多年打工积蓄回村流转了50亩土地,挖池子,学技术,忙得不亦乐乎,3000元的产业奖补金让马海兵干劲十足。
然而,马海兵的创业之路并不顺利。2019年,第一批蟹苗投进池塘,到螃蟹最后两次脱壳关键期,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又遇高温天气,蟹池一夜之间翻了塘,损失螃蟹几百斤。好在有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家里亲戚的帮助,为他请来了养殖技术员,指导蟹池及时使用增氧机,防止了螃蟹损失量进一步扩大。到螃蟹捕捞旺季,劳作一年的成果就要收获,马海兵不敢有半点马虎,白天在临时板房内照看池子,凌晨捕捞螃蟹,早晚按时给螃蟹投食。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养殖出的螃蟹个头小,这一年并未卖到好价钱。马海兵没有气馁,他笑着说,万事开头难,来年一定会更好。
刘家隔镇人社所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班,马海兵第一个报名参加。马海兵说:“养殖螃蟹,技术是关键,通过培训学习,把先进的养殖技术知识运用到蟹池的日常管理中,帮助我解决了不少问题。”今年的梅雨期,马海兵汲取去年池塘拉草过多,导致螃蟹不脱壳的经验教训,结合学到的养殖技术知识,对水草养护得当,螃蟹脱壳顺利,长势良好,顺利度过了梅雨期。马海兵介绍,许多养殖户在汛期受到内涝影响,自己的蟹池因地势较高,村里抽排水及时而未受影响,目前蟹池的发展态势还不错。对此,马海兵深感幸运,也倍加珍惜,天蒙蒙亮就起床,撑着小船到池塘里捞草,给螃蟹喂食。
通过几年的螃蟹养殖,夫妻俩不仅很快摆脱了贫困,更重燃对生活的信心,走上稳定脱贫的致富之路,今年实现家庭总收入176544元。2020年,刘家隔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基地+公司+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在鼓励和扶持企业以及农户自身发展上下足功夫,大力发展以虾蟹养殖为主的水产养殖业,共计发放虾蟹养殖产业奖补资金27400元,14户贫困户通过虾蟹养殖从此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编辑:李欢 编审:刘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