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禁捕让母亲河休养生息

近日,中科院武汉水生所宣布,长江武汉段白沙洲水域正形成稳定江豚栖息群体。

“这是长江禁渔后出现的又一个积极变化。”水生所教授王克雄说,禁捕退捕、岸线整治、规范采砂……3月1日,随着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将会带来更多积极变化。

走出鱼越捕越少、越少越捕怪圈

禁捕面积近千万亩

2月以来,多位宜昌市民在江边拍到江豚戏水的画面。

除了江豚增多。近日,农业农村部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长江宜昌段发现了一尾鳤鱼。鳤鱼曾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经济鱼类,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变化等原因,数量极速减少,鳤鱼先后被湖北、湖南等地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现在,鳤鱼种群开始逐渐恢复,这得益于宜昌禁捕进行得比较早。”近几年来,长江所危起伟研究员一直奔波于长江之上,承担水生资源调查重任。他认为,随着十年禁渔工作的持续开展,长江上常见鱼类种群的规模将明显增大,部分受威胁鱼类的种群将有所恢复。

长江所连续多年的监测表明,长江干流水质总体较优,除总氮、总磷外,其余指标总体均接近I类至II类水质。并且,随着岸线整治的深入,长江两岸变绿了、变美了。

6300多公里的长江是一个综合水生生物系统,常规淡水鱼类有435种,然而,2017年到2019年,长江所科考调查只发现318种。长江生物多样性指数继续下降,许多珍稀物种濒临灭绝,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该所邹桂伟研究员透露,上世纪50年代,长江每年捕捞量43万吨,近年来长江年均天然渔业捕捞产量下降到10万吨左右,基本丧失经济价值。

鱼越捕越少,越少越捕,“电打鱼”“绝户网”越来越多,长江水生生物资源陷入怪圈。

在2020年元月1日全省83个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区禁捕的基础上,按照国家部署,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实行禁捕退捕。用“十年禁渔”行动,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让长江水生生物休养生息。湖北1061公里长江和858公里汉江以及83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合计禁捕面积近千万亩。

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将为长江摆脱“无鱼”等级带来希望。

应扶尽扶 应保尽保

渔民全部上岸

“保护好长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几日,在长江宜昌段渔政码头,“护豚员”刘其生乘坐巡逻艇,一边观测珍稀水生动物活动情况,一边查看是否有非法捕捞行为。

捕了40年的鱼,刘其生见证了长江渔业资源的起伏变化。“禁捕”势在必行,但老刘不知能干什么。政府聘任他与10多位老捕鱼人为“护豚员”,他非常高兴。

“我每天在江面巡查,最近几乎天天可以看江豚,我们这一个江段禁捕禁得早,食物充足,江豚都来了。”

禁捕后长江流域湖北段共有登记渔民32226人,通过资金补助、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创业支持、社会保障等多种方式,做到上岸渔民应扶尽扶、应保尽保,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全省各地办起了数十期水产养殖培训班,捕鱼人变成养鱼人;各部门联合帮助渔民找工作,上岸后变身上班族;有些渔民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办起农家乐、民宿……目前,符合参保条件的退捕渔民31999人全部参保,退捕渔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率100%。

16818艘建档立卡退捕渔船、17462艘涉渔“三无”船舶全部回收或拆解。

倒逼水产业转型升级

人工养殖江鲜将上餐桌

长江禁捕了,还能吃到江鲜吗?对我省水产业冲击如何?

“野生江鲜没了,但人工养殖的江鲜不久会端上市民餐桌。武汉市农科院已探索出‘稻—虾—中华沙塘鳢’的养殖模式,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目前,我省已选定10个县市开展虾、稻、中华沙塘鳢共作养殖,今年人工养殖江鲜可陆续端上百姓餐桌。”省农业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透露。

作为水产大省,长江禁渔倒逼我省科技攻关提速,长江刀鱼、中华沙塘鳢(俗称土憨巴)、铜鱼(俗称金鳅)、长吻  (俗称江团)、长春鳊(俗称草鳊)、大鳍鳠(俗称江鼠)等6种长江野生鱼逐渐人工繁育成功。省水科所相关专家透露,目前已上市的江鲜有中华沙塘鳢和长吻  。

“长江禁捕给湖北水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难得机遇,推动湖北由四大家鱼向利润更高的特种鱼转变。湖北连续24年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这6条鱼的出现,将是带动湖北由水产大省向水产强省转变的良好契机。”省农业发展中心主任黄国雄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是长江十年禁渔首倡科学家。他介绍,2016年到2019年间,我国淡水养殖产量都在3000万吨上下,“我国人均可消费‘四大家鱼’9.4公斤。”

记者在省内市场调查发现,禁捕之后,鱼价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鲫鱼等品种价格还一路下跌。

“人工养殖鱼价廉物美,但想让老百姓一直有鱼吃,有好鱼吃,就必须保护好长江这个天然的种质资源库。”曹文宣称,“人工繁育的鱼种都来自那几对亲本,长期繁殖就会退化,需要长江的种质库来改良品种。”

“为子孙计,为全局谋。”十年禁捕退捕,将会带给我们一条更美更好的母亲河。


(作者: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