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南京江宁丹桂社区:“红色+”添彩鱼米之乡

编者按:回眸建党百年,江苏是一片红色热土,也是一片发展热土。值此“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际,今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我们循迹探寻一些江苏籍革命英烈的家乡,实地探访当地小康社会建设的成果,以此致敬先驱、告慰英烈。

图为丹桂社区新貌。赵阳春摄

元宵节前,年近八旬的陶和寿再次回到南京江宁区湖熟街道丹桂社区渡桂村,又去赤山烽火广场上走了走,广场东南面不远处是新四军当年伏击日军的赤山。81年前,他的父亲陶家齐为打赢赤山战斗送出了重要情报。

“家乡变化太大了!过去这村里大车进不来,小车没法停;现在,水泥路通到村民门口,农业物资直接运到田头。”陶和寿是抗日烈士陶家齐的小儿子,退休后他曾专门寻访过父亲的革命足迹。据了解,陶家齐(1890-1943)曾参加上海淞沪抗战,1938年成为新四军在湖熟地区的情报站站长,1943年因汉奸出卖被日军杀害,陶和寿当时还不满周岁。

在陶和寿儿时的印象里,那时的生活很苦,“一亩田只能产300斤稻子,遇到青黄不接,只能靠吃野菜充饥。”走进新时代,变化天翻地覆。湖熟地处秦淮河圩区,土壤肥沃,人们期待的鱼米之乡回来了。

集中连片的千亩农田、通畅无阻的道路沟渠、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去年6月,投资上千万元的丹桂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工,治理耕地面积达4000亩。“我们是一个农村型社区。这几年,区街社区共同努力,将村里的基础设施完善起来,特别是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对我们‘三农’发展大有帮助。”丹桂社区党总支书记梁晓明说。

“耕、种、管、收全部实现机械化,现在种田可是太舒服了。”62岁的陶慎伟是当地做农业的老把式,他流转了150亩土地种水稻,注册有大米商标,自家农场去年还评上了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每到新米上市,都会迎来不少慕名而来的客户。“一年种粮收入至少15万元。不忙的时候,用家里的机械服务周边农户,还能增加两三万元收入。”他说。

据了解,丹桂社区现已发展各类家庭农场10个,社区居民去年人均年收入3万元。

2015年,江宁区在渡桂村建成赤山之战纪念广场;去年,当地又在赤山之战纪念广场的基础上建造了赤山烽火纪念馆和烽火广场。“这些都是我们实现乡村振兴的财富。”梁晓明表示,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的同时,他们将注重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做好“红色+”的文章,发展红色旅游、红色农业和红色教育。

陶和寿近年里频频回乡,并拿出自己多年积蓄和寻访积累的宝贵资料,来支持家乡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我希望这段红色历史能传承下去,也希望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他说。


(作者:顾姝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