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湾潭乡新建村,穿过一条巷子,便能看见一座红色厂房,里面不断传出机器运转声。这是村民投资兴办的缝纫车间,也是村里的扶贫产业。村里一些年纪大、干不动农活的老人,会到这里做工。
“您这是在做什么呢?”“我在做背心上的橡皮筋啊!”村民赵凤,今年68岁,原先是村里的贫困户,自从村里办了这个缝纫车间,赵婆婆就到这里干起了简易的手工活。“家里因病致贫,村里就介绍我到这里工作,现在脱了贫,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赵婆婆乐呵呵地说。
新建村村委会副主任王雄伟介绍,有位村民在外面做服装生意,他想回来办厂,便联系到了自己。“结合我们村留守妇女有车工技能,一拍即合就办了这个厂,正好带动村里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就业。”车间里,除了留守妇女和老人,还吸引很多年轻人回家就业,每天她们都忙得不亦乐乎,用缝纫机织出属于自己的小康路。
建有一座5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成立建强小龙虾合作社及帮建蔬菜合作社、正在建设生态采摘园......相比“输血”式帮扶,新建村更加重视产业扶贫,通过激活自身“造血干细胞”强筋壮骨,增强稳定脱贫的内生动力。
“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景、四季常绿”是湾潭乡建设新建村的规划理念。2018年以来,湾潭乡和省委党校驻村扶贫工作队投入1300余万,助力新建村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在全村房屋外安装拉网式围栏,实施前庭后院居住环境美化,让村民在休闲漫步中感受乡村美景。该村也于2019年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为了改善村内人居环境,栽植了苗木1200多棵,补植草坪绿篱5000平米,目前村里还建立了一个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15吨的污水,已经投入使用了。”新建村党支部书记周红梅介绍。
村民王中发,今年78岁了。谈起村里的变化,王大爷感慨颇深。“变化大的很,屋前奇花异草,屋后果木成林,就像住在公园一样。村民有了存款,收入也更多了。”王大爷见证了新建村从荒山野岭到美丽乡村的蝶变。
王大爷因舍不得离开这片故土,拒绝子女的邀请,一个人生活在新建村。闲暇时翻翻书、看看电视,天气好便拿着锄头给门前的花田除草,过的悠然自得。
(编辑:李欢 编审:周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