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为什么要编纂《王平章传》?编纂人员都做些什么?时隔多年如何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带着这样的思考,4月6日,记者联系上《王平章传》编委会成员,了解背后的故事。
“编纂《王平章传》是我们多年来的心愿,以《王平章传》的撰写为先导,带动‘汉川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建立和馆内素材的搜集,展示五四运动以来以王平章为主要人物的汉川大地上无数英烈的故事。”编委会成员余波告诉记者。
为了能够在建党一百周年、王平章烈士诞辰120周年之际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汉川成立了《王平章传》编纂委员会,编委会成立后,编写组迅速开展工作。主创人员依据市委党史办提供的材料,仔细研读有关王平章烈士的文字,查阅现存资料。他们发现,撰写的工作难度超出了想象。
“现有的王平章烈士小传只有线条式的记录,不够详细,不够具体。另外一方面,我们之前保存的王平章烈士生前的笔记、书信、讲义、相关的文物等,由于保存不善,已无从查起。”余波说,编写组遇到的困难不仅是缺少资料。在已有的资料记载中,提及的诸多红军将领和工作人员早已过世,他们的后人对过早牺牲的王平章烈士知之甚少。
为了确保符合史料记载,并真实地还原烈士生前事迹与时代背景,还原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人的生存境况,编写组沿着烈士的革命足迹,走遍烈士曾经战斗过的5个省市30多个县市区,详细地搜集与烈士相关的资料。
从2018年11月到2020年11月,历时整整2年,在编纂组、编委会的一直努力下,《王平章传》终于出版了。书中详细记载了王平章烈士波澜壮阔的一生。为了体现真实性,增强可读性,编写组几乎“白手起家”,在搜集和采拍的几千张图片中精挑细选,随文插入200张图片。
“文章千古事,纸笔万年新。虽然过程比较辛苦,但能亲自参加这一红色资源抢救性挖掘和留存,我倍感自豪,同时收获颇多。”余波说道。
(编辑:吕艳 编审:周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