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概况】千年古镇刘家隔位处汉川市正北,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48763人。全镇总面积121.76平方千米,其中镇区面积0.68平方千米,耕地8000公顷,森林2116公顷,水面790公顷,居民用地258.7公顷。
【所辖自然村】同乐村、城隍台村、逼驾台村、府三村、五丰村、杨湾村、同洲村、新湖村、大兴村、青鱼咀村、
三龙村、塘咀村、合心村、马家村、天龙潭村、杨水湖村。
【历史沿革】刘家隔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战国时期建成,五代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年)至元代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404年为汉川(汊川、义川)县治。
1871年,汉川划分为五乡,刘家隔属大赤乡。
1910年(宣统二年),汉川县划为21区,刘隔是区级行政。
1947年刘隔镇辖刘家隔、神灵口、高家庙、虾子地、下渡口、挂口。1958年设立刘隔人民公社,辖刘隔、太平、麻河、神灵、高阁五个大队和刘隔镇。
1967年,“破四旧”把刘隔区改名为红星区,1971年恢复。
2001年4月,杨水湖并入刘家隔镇。刘家隔镇辖3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街道办事处),2018年,合并为16个行政村。
【交通概况】刘家隔镇向南距汉川市仙女山镇10千米,距武汉市60千米。武荆高速、省道汉长线穿境而过。汉北河、汈汊湖北干渠分别绕辖区北缘和南缘而流。
【气候物产】刘家隔镇北部稍高,南部较低,大部分海拔在22.8---24.5米之间。全镇最高点在西寺村的城隍台,海拔33.4米,最低点在幺沟村、朝阳村的黑水湖,海拔22.8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严寒酷暑时间短。刘家隔镇的地理优势和气候适宜于水稻、莲藕种植和水产养殖,是汉川市的粮食和水产大镇。拥有粮食、水产、畜禽、蔬菜水果四大特色板块基地,全年粮食总产量67680吨,莲藕总产量38517吨,水产品总产量9136吨。
【基础设施】全镇水利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汉北河、府河和夹河,还有中干渠、永丰渠、朝阳渠等36条水渠,一个同乐垸湖。截止2005年止,全镇用于排灌的机电设备、泵站19处,装机62台套,总电力5640千瓦。全镇16个行政村已实现水泥路村村通,人工饮水村村通、网线村村通。
【人文历史】刘家隔镇底蕴深厚、人文荟萃,是湖北省首批认定的千年古镇,境内历史遗存众多,有圆通古刹、旧县衙、文柏府、文昌阁、点军台、驿站、牌坊等名胜古迹等多处。
【建筑景观】刘家隔镇历史悠久,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曾有“小南京”之盛名。有“三台六景”、七十二街巷、涢水秋波、松湖晚唱等古代风景。有吊楼子、过街楼、戏楼、九坊十三桥等古朴建筑。有湖乡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莲曲》、《汉川小调》等。
【经济发展】刘家隔镇工业强劲,产业雄厚,坚持“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战略,近些年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纺织服装、智能家居、金属制品、电缆光纤、农产品加工、新材料六大主导产业,现有工业企业145家,规上工业16家。2020年规上工业产值14.6亿。整个工业园区共分为两大区域,即金鼓城家居产业园、刘家隔镇工业集中发展区,可容纳制造、商贸、物流等企业近300家,形成一个集新型工业化、集约化、配套化、商贸物流于一体的综合园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产业发展明确,各项服务优质高效。
【文化、医疗、教育事业】全镇有15个村级农家书屋,10家数字农家书屋,一个村级(逼驾台)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镇综合文化站和汉川市图书分馆。被授予中国楹联文化镇、湖北省楹联文化镇,湖北省第三批公共文化示范区、孝感市十佳文化站、汉川市一类文化站,刘家隔镇让书香浸染乡村、阅读走进万家,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助力乡村振兴。
医疗设施完善,镇卫生院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20平方米,固定资产800余万元。
镇内建有2所中学,5所6年制小学,学生可实现就近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