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乡概况

西江乡地处湖北省汉川市南部,现有行政区域面积91.55平方千米,辖25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人。

【乡镇概况】

西江乡,隶属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地处汉川市南部,南与武汉市蔡甸区毗邻,西与仙桃市接壤,行政区域面积91.55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西江乡户籍人口为47836人。

【所辖村落与自然村】

红光村:辖红光、进力自然村

民建村:辖民建自然村

高丰村:辖高丰自然村

永丰村:辖永丰自然村

和平村:辖和平自然村

江集村:辖江集自然村

红旗村:辖红旗自然村

北河村:辖北河自然村

齐心村:辖齐心、挖沟自然村

前进村:辖前进自然村

华丰村:辖华丰自然村

全胜村:辖全胜自然村

新生村:辖新生自然村

团结村:辖团结、陈台自然村

联合村:辖联合自然村

新农村:辖新农自然村

联众村:辖联众自然村

打雁村:辖打雁、前丰自然村

红卫村:辖红卫自然村

大桥村:辖大桥自然村

五星村:辖五星自然村

红星村:辖红星、高亭自然村

全心村:辖全心自然村

高桥村:辖高桥自然村

光明村:辖光明、长河自然村

【历史沿革】

1975年4月,成立西江公社。

1983年12月,撤社改杨林区。

1985年3月,区镇分开,成立杨林沟镇和杨林区(区址设在西江)。

1987年9月,撤销杨林区,成立西江乡。

【交通概况】

我乡境内交通发达,东端北河村处于宜黄高速公路出口、新北公路终点和三一八国道交汇处。

【气候物产】

西江乡属江汉平原湖区,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在海拔23.5m至24.5m之间,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风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近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降雨量1222.2mm,日照时数1983.4小时,全年无霜期近年平均为241天,现行农作物复种指数为1:2,全乡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五湖六垸,盛产粮、棉、油、鱼、毛豆、玉米,有“襄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同时,农副产品收购、加工业发达,拥有20余家粮棉加工点,形成覆盖湖北、湖南、河南等地的粮棉销售网络。

【基础设施】

投资300多万元,修建了多功能服务大厅,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群众办事难和找人难的的问题。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西江中心小学和幼儿园,教学设备提档升级,高效课堂和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投入500多万元,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和条件,新建西江卫生院医技楼和住院部,分级医疗体系逐步建立。积极抓好计划生育、血防、综合治理等“健康汉川”建设,大力推进“共饮汉江水”工程,全乡9000多户居民吃上了干净的汉江水。对所有用户安装智能水表,提升了水厂运行效率。日供水达2.4万吨的北河工业园水厂建成投入使用。紧抓乡村振兴的机遇,充分挖掘西江风土人情,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打造文化大乡、体育大乡,至2021年,西江乡建成大型室内健身中心2个,大型室外运动中心1个,大型村级老年文体活动广场4个,小型村级老年活动广场25个,村级微型读书馆31个。充分挖掘"西江亭"的历史文化,让老百姓记住乡愁,重新维修西江街道西江亭并进行亮化。

【建筑景观】

西江烈士陵园坐落在西江乡红星村庙北公路旁。陵园呈正方形,由革命英雄纪念碑和湘鄂西西江亭烈士陵园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原武汉军区司令员张才千上将提写“湘鄂西西江乡烈士陵园”园名,陵园由杨茂立捐资8万元,西江乡人民政府督办于1991年建成,为全乡人民群众、中小学敬仰、缅怀革命先烈遗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陶冶共产主义情操的场地。2021年结合党史教育实践活动,对烈士陵园进行修缮扩建,成为西江乡红色教育基地和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杨保全烈士故居位于西江乡红星村一组(中五甲),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66平方米,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小楼,故居正面门楼宏伟,正门屏风壮观,院落树木苍郁淡雅。由杨保全烈士的孙子杨茂立和孙媳黄春先夫妇,于2005年捐资兴建。2006年,汉川市人民政府命名“杨保全烈士故居”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经济发展】

坚持发挥北河工业园区位优势,狠抓招商引资,截至2021年,西江承接武汉市外迁服装企业375家,2021年全乡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到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6.6亿元,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30.5亿元,吸引3.5万劳动力在北河工业园就业,2020年北河工业园第四期20万方厂房建成投入使用。西江北河工业园建设成为汉川市五大工业园区之一。

2019年组织开展了村级机动地清理整顿,清理非承包地1400余亩,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累计增收接近100万元。坚持向农业内部要效益,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毛豆种植面积由10000亩扩大到23000亩,每斤同比去年增收2到3毛,亩平增收500至800元,引进银荷生态流转土地4500 亩,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2万/年,贫困农户增收30万/年双水双绿项目投入1000万,已完成项目建设的60%,资金回流30%。截至2021年,我乡已形成了万亩甜玉米、万亩蔬菜、万亩稻虾连作三大农业板块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