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市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连续五年都提出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实事,突出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稳步推进民生事业大改善,五年来,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解决,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民生保障水平得到扎实提高。
教育投入硕果累累
过去五年,是汉川教育事业财政投入最大、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最快、发展最好的时期。五年里,我市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实行教学模式改革,教育事业发展硕果累累。
已经投入使用一年多的新城关中学,标准化的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等设施齐全,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焕然一新。与前几年的老校区相比,学校整体装备水平有了质的提升,这是我市连续多年实施的校舍改造工程的一个缩影。
“我们有了现代化设备的教学设施,老师们学习做PPT, 学习使用电子白板交互,互相切磋,大家互相带动,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城关中学党总支副书记陈丽娟兴奋地说。
五年来,我市先后投入校舍改造和建设资金3.2亿元,共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24所,幼儿园39所;新建校舍115800平方米,教师周转宿舍800套,学生食堂86所,累计投入教育技术装备资金3491.5万元,建标准化实验室、微机室、音乐室、美术室等500间。共安排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51552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3795万元,为中小学贫困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资金628万元,进城务工子女就读资金738万元。
医疗改革深入推进
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近年来,我市全力抓改革、强投入、引人才,不断改善群众就医环境,积极落实各项卫生惠民政策,加大卫生惠民的资金投入,夯实基层服务基础,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实行药品零差价是汉川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一大突破,自2014年以来,汉川市人民医院、汉川市中医院、汉川市第二人民医院等3家公立医院先后实施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62岁的汪又生是马口镇英山村的一位普通老人,由于患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老人曾先后两次在汉川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因为两次住院的时间分别在实施药品“零差价”前后,在缴纳费用时,汪又生老人真切体会到了政策实施前后的变化。
“两次住院相隔了20天的时间,住院费用相差200多块钱,检查费少了20%,医药费是零负担,医院基本上没有赚钱,对于我们这些长期病号来说,那就是一个大的优惠。”汪又生说。
五年来,汉川深化医改不断推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432家基层医疗机构(含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得到有效缓解。新农合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群众看病就医可及性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服务更为便利是这五年来群众的普遍感受,这一切都要得益于全市深入实施民生优先战略。五年来,我市财政总支出达到196.1亿元,其中民生支出150.4亿元,比上个五年增加125.3亿元,教育、社保、卫生、科技、文体和环保等民生事业的年均支出始终占财政年均总支出的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