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草袋价格可以,1.4元一个。我与老伴一天可以编100个,每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11月25日,汉川市垌塚镇友谊村的方大爷与老伴拖着草袋高兴地说。
垌塚镇属农业乡镇,城内的沃土良田成就了得天独厚的水稻种植,更带来了丰富的水稻秸秆资源,村民通过草编工艺将水稻秸秆变“废”为宝。
“草编项目以秸秆为原材料,具备就业成本低、灵活性强、简单易学的特点,特别适应留守妇女和老人从事,农民在农闲时就可以在自家庭院编织。草编既可以手工操作,也可以机械化操作,实现了老年人顾家、挣钱、带孙,三不误”。垌塚镇副镇长张飞介绍说。
据了解,由于水稻秸秆制作而成的草帘因其保暖性好,价格低廉,成为蔬菜大棚防寒保温的首选,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水稻秸秆在垌塚资源丰富,村民通过草编机将水稻秸秆加工成草帘,在供应周边市、县市场的同时,还远销国内其他省、市,收益可观。
近年来,垌塚镇结合种植水稻的优势,鼓励村民实现“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成功实现了变废为宝,不但解决秸秆禁烧空气污染问题,还能带动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妇女等特殊群体村民不出家门就能实现就业增收,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垌塚特色的草编产业发展之路。
(通讯员:林建军 编辑:陈思 制作:张靖康 审核:何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