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弦”奏响马口奋进曲

“双弦”奏响马口奋进曲

——“红军将士故里行”之七(马口篇)

汉水蜿蜒东流,滋养着1600余平方公里的江汉平原重镇——汉川。

她孕育了开国将军万振西、刘清明、陈文彪、唐金龙等革命先烈,他们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激励着110余万汉川儿女团结拼搏。

近年来的高质量发展,这颗“江汉明珠”昂首迈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刘清明将军故里——马口镇,追忆昔日将军的戎马生涯,感受马口的沧桑巨变。

从穷苦学徒到开国将星

马口镇区向北几百米,走上汉江堤坝,眺望着悠悠汉水,清风徐来,隐约带来一股微微的稻香,沁人心脾。向下跨过一座便桥,就进入了金河村。岁月磨洗,将军的祖居已经不在,村里老人们也只记得大致的位置,现在已是稻菽丰稔。

刘清明原名海鑫,学名传淦,1914年2月9日生于金河村刘家台。

家住马口镇邱子脑社区回归门的刘信坤老人,是将军的族侄。他向记者介绍,刘清明幼时家贫,父亲在汉川县城一家布店务工,收入微薄,母亲白天干农活、晚上纺纱。父亲40多岁时病故,母亲独自抚养他们兄妹三人。

13岁那年,刘清明从私塾辍学,到县城“天兴顺”粮店当学徒。每天起早贪黑挑水扫地、劈柴做饭,吃的却是残汤剩饭。几年后,刘清明熬成了“中班先生”(可以参与收账、采购等正式业务)。

1932年春节前,老板让他去采购大米,由于经验不足,被卖家掺入了次米,惹得老板大发雷霆,将刘清明一顿毒打。多年郁积的委屈终于爆发,过完年他整理行装,离开了粮店,乘船去往汉口,开始了他从穷苦学徒到开国将星的漫漫征途。

1934年10月,刘清明参加长征,所在部队参加了多次著名战斗:强渡湘江、突破乌江、血战土城、攻打娄山关等,他怀着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战胜重重困难,经受了严峻考验。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刘清明长期从事军事教育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刘清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院长、总参测绘局政治委员。

1955年,中央军委授予刘清明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今年已经77岁的刘信坤仍然清晰地记得,1984年的冬天,在北京总参大院内见到过刘清明将军,将军面带微笑,和蔼可亲,边和女儿散步,边回忆家乡风貌。“别看他说话亲切,办事可是非常讲原则的。”刘信坤说道,他的哥哥刘家豪曾作为部队测绘人员到测绘学院参加短期培训,常常用功学习到深夜,有一次碰上刚刚就任院长的刘清明查寝,见刘家豪认真刻苦,问:“你来自哪里?”刘家豪答:“湖北汉川马口。”将军只说了四个字“继续保持”,并没有对这个家乡族侄在工作生活上给予特殊照顾。多年后,已成长为我军高级军官的刘家豪每当回忆起此事,常常说到的也只是四个字“高风亮节”。

“双弦”合奏  产业群崛起

百年前,将军母亲曾经靠古老的纺纱手工补贴家用;今天的马口镇,纺织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据金河村村主任金国齐介绍,仅金河村,就有70%的村民直接或间接从事纺织业。不同的是以前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已转型升级为依托现代技术高端设备的新型产业。

马口镇现有纺织企业33家,产值达107亿元,占马口镇生产总值的51.4%。连续3次荣获“中国制线名镇”称号。去年以来,以际华3509、名仁纺织、妙虎纺织、蜀峰、中天纺织为代表的10余家企业投入资金近10亿元,加大技改研发力度,购买先进设备,不断占领国内及全球的高端市场。形成“中国制线看马口”的业界传奇。

除了纺织这条“软弦”,另一条“硬弦”——新型光电产业也在强势崛起。

信步走进马口光电产业园区,各企业产销两旺、一片繁忙景象。目前,该镇已聚集了14家光电企业,以楚天实业、锐邦光电、中广核拓普为龙头的光电产业园区面积达500多亩,产值达40多亿元,税收7000多万元,占马口税收近一半。集中了生产光电缆、钢铝带、先进PE、PVC材料、航天军工高分子材料、光通讯电子元器件等光电企业,避免了企业同质化发展弊端,链条式发展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

近年来,光电企业拓展势头很猛,产值和效益成倍增长。去年,楚天实业二期投入近亿元,新增了12条生产线,产能从450万芯公里扩展到1500万芯公里。拓普公司自2008年投产以来,产值及品质做到了全国前三强,被央企中广核重组后,引入先进管理模式,新投资20亿元建设华中最大高分子材料基地。楚天实业和武汉长飞、烽火等国内光纤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提升企业的规模,拓展5G市场,努力打造武汉光谷配套基地。

马口镇通过持续引进深圳、上海、武汉的光电产业技术人才,积极拓展市场占有率,不断壮大马口光电品牌,迎接工业4.0时代的到来。

将军应无恙,当惊马口殊。刘清明87年前离开的故土上,一座现代化的特色小镇正茁壮成长。


(作者:王峰 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