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诗意飘香仙女山

文/沈婉梅

在春意盎然,百花争艳的日子,如果你想登高而呼,那你就来仙女山吧!

仙女山公园于九十年代初建成。 正东门前,双狮拱门,层楼巍峨,碧瓦红墙,流丹溢彩。门楣上画有松湖晚唱、小别晴岚、赤壁朝霞等汉川八景的彩色壁画。大门两侧高悬着原省楹联学会会长陈东成撰写的对联:“广汉凌云飞彩凤,长川吸墨走蛟龙。”正东门壮丽雄浑,气宇非凡。

沿着公园大门走进去,可以看见一座洁白的仙女雕像。仙女手握玉笛,飘然欲飞。再向前走就是一个宽大的舞坪。置身舞坪,听仙女吹笛、看绮年玉貌的女子翩翩起舞,恍若仙境。

伫足山下,仰望山上树木葱茏、翡翠蔽空,亭台楼阁掩映其中,景色诱人。有长长的石阶通往山顶,石阶两旁矗立着一些石碑,每块石碑上都刻有楹联。 一路听鸟语婉转,赏妙语奇文,心动情迷。山腰建有一幢两层仿古廊亭,黛瓦红柱,绿树环绕、古朴雅致。走近一看,原来是诗联轩。两根红柱子上刻有对联一副:“诗能寄意抒怀,联可陶情养性。”诗联轩矗立在这样的山腰是极具诱惑力的。

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树影婆娑。在春暖花开、夏夜蝉鸣、冬雪飘飞的日子,静坐此处,读书赏景、吟诗赋词、抚琴吹箫,那可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呢!诗联轩前的崖壁上雕刻有与湖北第一才子黄良辉有关的14幅楹联。每一幅都构思奇绝、文采飞扬。其中有一幅更是妙趣横生。“ 湖北省黄鹤楼黄鹤口中吹玉笛,金口(武汉地名);汉川县仙女山仙女头上插金簪,妙(庙)头(汉川地名)。”由此对联,仙女山的远近闻名可略见一斑。

不知不觉沿着山路来到山南麓,崖畔有一个精致的小亭,亭子下面有一口娘娘井。相传此井挖凿于明代,井水清洌、久旱不竭。时人塑娘娘雕像于此并建亭于井边,成为汉川一景。传说娘娘井是仙女八月十五重游仙女山时洗澡的地方。有一年秋天,仙女山周围百姓染上一种疾病,根据仙女的指点,乡亲们在仙女山南半腰一口井中取水饮下后,都得救了,而地主恶霸喝了井里的水后却上吐下泻。财主黄恶霸因此而被县令所杀。乡亲们为了感谢仙女的救命之恩和为民除害,就将这口井取名为“娘娘井。”有人为此作联歌颂仙女:“半山永留神泉井,百姓常感仙女恩。”

顺着山脚小道向西游览,可见山西边半山腰建有烈士纪念碑。雄伟壮观的纪念碑矗立在山上,更显得巍峨庄重。纪念碑正面是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的亲笔题词:”汉川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背面刻有记载革命烈士英雄事迹的碑文。青山翠柏伴英雄长眠,烈士忠魂令后人敬仰。 

汉川籍的四川革命军军警总司令梁耀汉,参加和领导了四川保路运动和新军起义,民国成立后,奉命回鄂途中被乱军杀害,葬于仙女山,孙中山先生为其亲笔题词:梁耀汉革命奋斗,不幸遇难,忠魂毅魄,永远长存。新中国成立后,许多革命老同志,如程敦秀、夏昌银也先后安葬于此,所以仙女山又成了青少年教育基地和瞻仰革命先烈的地方。汉江之滨孕育了大批的英雄儿女,碑文上还记载有何羽道、王平章、徐宝珊、方植山等革命烈士的事迹。烈士精神,千秋敬仰,忠魂义魄,万古流芳。

顺着纪念碑下山,可见一座几米高的仙女雕像。仙女着一身洁白衣裙, 冰清玉洁、明眸舒展、仙姿卓约。沧海桑田,仙女依旧,笑看川城繁荣昌盛。

仙女雕像的西边有一座寺庙,取名为“仙女山寺”,寺庙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几个部分。殿堂辉宏, 亭抱廊回。四周树木森森、翠竹环绕。殿内雕梁画栋、佛像颇多,金碧辉煌。寺庙幽静,香雾缭绕。文人墨客、拜谒祈福者络绎不绝。拾级而上,可见大雄宝殿前有一个巨大的镏金”佛”字, 两边有一副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横批:万善同归。游人来这里小憩一会,内心即刻变得安宁、平静。

寺庙旁边有一个亭子,亭子里有一座古钟。据说,此钟叫阳台晚钟,铸造于唐太宗贞观元年。相传此钟早上和晚上各敲响18下。钟声宽厚洪亮,响彻百里。邑人沈竹坪在《竹枝词》中写到:“阳台一梦太痴迷,满向花宫细品题。天际云归山雨歇,钟声敲得夕阳低。”古老的铜钟和庄严的寺庙似乎是一对形影不离的情侣,他们总是相依相伴。佛庙听钟声,别有一番风雅。

仙女山寺的前身叫“仙女庙”,清代汉川邑人熊兰有诗咏仙女庙:"士女杂沓来,气灵兹山惯,山花自幽香,山鸟自零乱,流传几经年,无庸辨真膺,长啸遄归丹,含情忍回看",可见此山在古代为汉川城郊一处游览、憩息的场所。

走出仙女山寺庙,身心仿佛经过洗礼,感染一股灵气。自己也变成了一位仙女,美丽轻盈,飘然欲飞。

和朋友相约从不同方向登上山顶,站立山顶,远眺汉水烟波渺茫、浩浩汤汤,千里汈汊碧波荡漾、一望无涯。锦绣川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市井棋布,公路如网。田园村舍,郁郁葱葱。万千美景,尽收眼底。鸟瞰山景,林木浓萌,秀峰葱郁,景色绚丽。聚奇、险、雄、丽、幽、旷景观于一体,真乃人造仙山,独具灵秀。不由得情不自禁吟对一幅:

入此山,观汉水烟波,云蒸霞蔚胜仙境;

游胜地,览川城锦绣,心旷神怡醉游人。


沈婉梅,中学英语教师,孝感市作协会员,孝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有近百篇文章发表于各报刊杂志。有作品入选《文化周刊》《走进文化孝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