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是园区法律服务工作室吗?我在公示栏看到你们电话,我有个法律方面问题想请教一下可以吗?”“是的,我是园区法律服务团成员,也是司法所工作人员,您有什么问题请讲,我们会尽力帮您解决。”8月27日晚,汉川市经济开发区司法所工作人员余次华接到求助电话。
经过沟通得知其是在湖北裕华工业园打工的刘姓工人,去年老板欠了他10.8万的工资,他从4月份开始讨要,给了3万元后剩下的老板一直没支付。接到电话后,余次华通过微信指导他收集整理了证据,28日上午又引导其到市劳动监察大队立案。
在工业园区成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是由汉川市政府搭台、市场运作,司法行政机关统筹引领的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创举。市司法局采取“一室两团三举措”,将优质的公共法律资源引入工业园区,为企业及员工生产生活提供坚实的法治环境。
“一室”即在全市五大工业园区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经多方沟通协调,先后在西江北河工业园、浙商产业园、汉正服装工业城、德州科技园、湖北裕华工业园五个工业园区成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统一标识标牌,统一服务事项,统一服务清单、统一工作流程。工作室除为企业和企业员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查询、法律服务指引、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法治体检等免费服务项目外,还通过公示服务清单及收费标准的方式,为园区及园区企业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专业法律服务。
“两团”即成立法律顾问团和公益法律服务团。法律顾问团由开发区、乡镇分管副书记、律师、人民调解员等11人组成,主要解决日常法律事务。公益法律服务团由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员及相关法律服务人员等12人组成,旨在充实园区法律人才队伍,定期进行法治宣传、法治体检及重大疑难案件讨论等工作。“两团”人员联系方式、服务范围均进行公示。
“三举措”即采取三种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全面传播法治声音。一是营造园区法治氛围。在园区出入口或醒目地段设立“汉川市公共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栏”20余块,移动宣传展架、路灯展架、横幅标语20多幅,引用大量法治案例、名人名言、漫画故事等法治文化载体,引导园区企业及务工人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承诺。在汉川新闻网等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承诺法律服务标准、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三是拓展高效服务渠道。全面整合线上线下法律服务资源,拓展“互联网+”服务,利用汉川市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公众号,实现平台之间业务融合、数据整合、资源共享、协调联动,让企业及员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为企业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提供了“贴身式”精准法律服务,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推动企业法治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编辑:郭俊杰 编审:刘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