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沿边、不靠海就没法“开放”?湖北笑了!

对外开放有多重要,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了解。十八大以来,中央推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

 

咱们大湖北,

既不沿边、又不靠海,

就没办法开放啦?

NO!并不是!

 

湖北以国家战略为主引擎,构筑大平台、打通大通道、实行大开放,正由内陆腹地,跃入开放前沿。

 

下面几个新闻证明给你看,

湖北到底有多“开放”!

 

湖北继续打通连接世界的“路”

 

新闻

今天,武汉新港宣布,武汉到岳阳、九江的第一班“中三角省际集装箱公共班轮”将于本月20号启航。

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没有定期航线的历史,从此结束。

 

以武汉为原点,不断拓展的国际通道,正在密切湖北与中部,与世界的往来。海陆空,在武汉交织起一座多式高效联运的世界立交桥。

 

在水上,武汉正在成为中西部地区“出海口”:从武汉新港出发,可直抵日韩;汉新欧、泸汉台、东盟四国水上航线,前11个月开行进出口航次412班,突破1万标箱。

在陆地上,4月,汉新欧班列延伸到法国里昂,成为中国首个以法国为终点站的中欧班列。

在空中,39条国际航线相互衔接,中部最多。

 

 

 

探索新体制 让贸易更便利更自由

 

新闻

今年9月,武汉、宜昌、襄阳获批第三批国家自贸区试点,将逐步实现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监管法治化,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在中部崛起的下一个十年,中部要成为国家全方位开放的重要支撑区。围绕开放,改革一直在路上。湖北,获得一次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先行先试的机遇。

 

对接自贸区建设,各大银行提前在光谷布局科技金融中心。

简政放权,武汉海关成功复制上海自贸区13项制度,数量居中部地区前列。

跨境人民币业务、支付结算、外汇管理等多项金融创新,为湖北科技型企业送来更多资本。     

 

 

走出国门  “湖北造”再升级

 

新闻

前三季度,湖北外贸进出口总值成为全国9个保持正增长的省份之一,增速全国第三。

 

体制够开放,当然就有效果啦,咱们进出口成绩棒棒的!

 

 

3776家企业的产品融入全球,比去年同期增加206家。生物医药和装备制造成为外贸黑马,刷新世界对“湖北制造”的认识。它们和手机、平板电脑、光通讯产品一同,实现出口552.3亿元,占全部出口总额的三成份额,带动全省出口增长9.1个百分点。

对接“一带一路”,中冶南方牵手俄罗斯的马钢,建设钢球轧制生产线,自主开发的冶金技术,还成功进入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由湖北联发投控股的“中国-比利时科技园”,6月在比利时启动建设,这个中国在欧洲的第一个高科技园区,架设起中国科创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桥梁。

优质产品作先锋,400多家湖北企业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越来越多的“湖北制造”收获国际赞誉。

 

 

 

世界人才洪流 助推湖北产业腾飞

 

新闻

昨天,武汉市向第9批光谷“3551”人才授牌,光谷,又新增235名国际知名人才,涉及新能源、光电子通信、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用世界的智慧,建设湖北的未来,这个够开放吧!

 

 

前十个月,全省实际利用外资85.22亿美元,同比增长12.1%。

开放的湖北,已邀来245家世界500强企业分享发展红利。其中,近20家500强把研发中心、共享中心设在光谷。

 

看完这些

只要你想往前走,

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继续前行吧!湖北!

来源:湖北新闻微信号

(责任编辑 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