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金钢角”情怀

{ 金钢角 }

湖北天、沔、汉一带有一种面点小吃“金钢角”(也叫筋干角)。鸡蛋大小的面团,搓揉后划三刀,掰平,沾上芝麻,面上刷上一层薄薄的棉油,贴进锅盔炉里,待色泽金黄就熟了。它表皮坚硬,色泽焦黄,嚼起来嘣嘣响,连太阳穴都在跳。咬上一口,浓浓的麦香中透出五谷的芳香和泥土气息;细细的品,焦糊的麦香刺激着味蕾,满口生香。

可别小看了它,那些50~60年代农村出生的人,对它都有深刻的记忆。那时可没有现在这些琳琅满目的零食,在尚不能吃饱肚子的情况下,有一个“筋干角”就是一种奢侈品,带到学校在众人面前咬一口,“噶嘣、噶嘣”的响声,能惹得同学流口水。

{ 金钢角 }

朋友说,小时候家境不好、兄弟姐妹多,经常吃不饱,根本不敢有吃“筋干角”的奢望。记得初一上学期时,同座是一名女生,家庭条件较好,父亲是乡供销社会的头,再加上女孩子有吃零食的天性,她经常带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到学校吃,闹得人心慌。庆幸的是,她的成绩并不好,除了最糟糕的代数课听不懂外,其它的科目也不出众,经常靠偷看同学间的作业交差。那天,上完代数课后,老师布置了自习作业就走了,她左手拿着一个“筋干角”不紧不慢的嚼着,不时地向我的作业本上张望,我发现后就用手捂着作业本斜着身子做作业。

“给我抄一下,好不好撒?”她用女孩惯用的口气央求着说。

“不行”我坚决地回绝了她的请求。哼!吃“筋干角”时不记得我,抄作业就找我,老子就是不给你抄。

“不给算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女孩子撅着嘴,辫子一甩转过身去,不理我了。

过了一会儿,我见她没有动静,就扭过头去,哇!她书包里居然还有两个“筋干角”。

“两个‘筋干角’换作业,好不好?”食物的诱惑实在令人难以抗拒,我主动提出了交换条件。

“不行,多了”。

“一个,行不行?”。

“一个也不行”看来她也爱那一口“筋干角”呀。

“一个脚,行不行,不行就算了”我把条件降到了底线。

“好,把这个脚撇给你”她选了一个最小的那个作为交换。

“好,那往里头多撇一点”。成交后,我尝到了此生最香、最甜的一个“筋干角”脚。

的确,我们都曾有过一段不同的往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一些零乱印记和陈旧、破碎的记忆,拼接、缀合起来就是一个并非完美或带有残缺的过去。细数过往的流年,那些曾经已然随着时光远去的凋零,终究还是逃脱不了记忆的牵绊。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忘记,可以释怀。但,往往刻意去遗忘的苦楚,却铭记的更深,就像这段“筋干角”的情怀,总是在不断的重复,又不断的远去,甚至有些还没来得及想起,便已消失的无影无踪。我们能做的,便是祈求时间能过得慢点、再慢点……将所有的往事留在风中。

{ 金钢角 }


徐斌,公务员,高级工程师,犯罪心理学学者, 刑事调研员 ,网络文学自由撰稿人。

(作者:樵夫)